欢迎访问沧州律师孙鑫个人网站!

律师普法:什么是缓刑?缓刑适用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指法院认定罪名成立,但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所判刑罚。去年,两高一部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乘客实施“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妨害安全驾驶行为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并强调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可见国家对于抢夺公共汽车方向盘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作出严厉的处罚。最初采用缓刑的是1870年美国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后为马萨诸塞州扩大适用于一般犯人。1889年布鲁塞尔国际刑法会议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制度,各国相继采用。那么在下文,本律师就普及下缓刑的一般常见法律规定,供大家参考

  一、缓刑适用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72条缓刑的适用条件:(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可能适用的情形: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2.应当缓刑的情形: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二、缓刑应遵守的纪律:

  虽然由法官宣布某人缓刑,并不代表此罪犯不用服刑可以随意而为,根据第二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规定,缓刑犯变成了“社区矫正分子”,由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要定期履行以下任务:

  1. “分子”应定期向司法所报告厅遵纪守法、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香港是社区服务令)和社会活动的情况。比喻要求一月一份思想报告,那就只得乖乖的写。

  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的时间均不得少于八小时。

  2.发生住所、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不是说要到省城打工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仍然要向矫正机构报道。

  这是矫正人员需要佩戴的“手表”如果一离开矫正的县级区域,监管机构会致电该矫正人员,询问其是否离开被监管区域?人力毁坏也会响警报。

  3.法院有权颁布禁止令,如顺德法院于2011年6月对一抢劫罪的少年犯,判决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五年。并颁布“网吧禁止令”,禁止该未成年犯在五年的缓刑期内不得踏足网吧。

  三、违反缓刑规定的后果

  1.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2.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3.收监执行: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比喻张三在法院判决前已被羁押3个月后,被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则张三缓刑两年后因违反矫正办法,而法院有权将张三收监执行余下刑期(12-3)=9个月。缓刑期间的矫正教育并不视为已执行刑期。

上一篇:沧州律师:夫妻离婚时,“人身保险”怎么分割?
下一篇: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